
「照顧兒童的支援計劃」研究摘要

通過增加基層家庭託兒支援倡議計劃,團結基層婦女力量,由下而上推動政府在託兒服務上有更大的承擔,甚至在制度上作出改變。推動一個能舒緩基層家庭幼兒照顧需要、具性別敏銳度的託兒方案。促進地區婦女討論的託兒支援和照顧者津貼方案,並積極地推展到民間團體、各政黨以至在社會。
返回託兒服務的不足是香港一個十分嚴重的社會議題,尤其是基層家庭。每年香港約有六萬個嬰兒出生,但現時的資助獨立幼兒中心名額約有738個,而平均使用率自 2011/12 年起,一直維持在 99%或以上,輪候人數也眾多,反映服務早已供不應求 。雖然政府近年在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案間中都有觸及社區託兒服務不足的問題,但所增撥的資源對於超過十萬的嬰幼童來說只是杯水車薪。
將現時的社區褓母正職化,推動正規褓母行業,政府提供相關的培訓及設立褓母名冊,以及給予褓母不少於最低工資的水平。針對6-12歲的託管,建議增加小學課餘託管計劃的名額以及減免名額,託管時間延長至晚上8時,以及在假期也提供服務,讓婦女不用因子女的學校假期而放棄工作。
現時香港有七成的幼稚園學額是半日制,令很多基層婦女難以外出就業,同時亦影響參與公共事務及個人發展的機會,應該增加幼稚園全日制名額,以支援婦女就業。我們認為幼稚園教育不應只著重教育需要,還應包括從幼兒培育及照顧者支援的角度出發,促進小朋友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下發展,以及支援家長在兒童發展上的需要及角色。政府應以官方文件正式確認全日制及長全日制對幼兒發展、支援家庭及社會的價值,並將全日制及長全日制同樣納入基本資助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