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一宗母親疑不堪照顧壓力勒斃21歲智障兒子的事件,引起社會關注照顧者壓力問題,之前亦曾發生過八旬翁誤殺長期病患妻子的事件。照顧者面對壓力不輕,但在心理及經濟支援上,卻未必有足夠資源協助。
雖然政府沒有就照顧者作專門的統計,但根據《2015年香港統計月刊專題文章: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指出,香港至少有203,700名與殘疾人士同住的照顧者及175,600名與長期病患者同住的照顧者。
如果要照顧殘疾人士或長期病患者,更需要時間及心力照顧。受疫情影響,不少社福機構需要縮短營業時間甚至關閉,更增添照顧者的壓力。社福機構暫託照顧可以稍稍為照顧者提供喘息空間,疫情下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無奈變相成為「困獸鬥」。如果照顧者沒有適時緩解個人壓力,很容易出現悲劇。
一直以來,有不少組織及議員建議政府向照顧者提供幫助,如津貼、上門服務等,惟政府遲遲未落實有關安排。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去年曾於網誌提及,政府已展開一項有關照顧者的政策研究,期望可探討照顧者在不同歷程的需要,以發展一套較全面的政策建議。
羅致光亦提及政府有參考法國「照顧者咖啡室」的概念,並已與婦女中心協會設立「社區照顧者咖啡室」。至2019年底,「社區照顧者咖啡室」已為約440名照顧者提供支援,惟翻查有關資料,「社區照顧者咖啡室」每月只開放一至兩次,對照顧者的幫助實在有限。
雖然關愛基金有提供照顧者津貼,但門檻甚高,未必人人可以受惠。如要申請照顧者津貼,除長者生活津貼外,受惠者不可申請其他津貼。為了全職照顧家人,不少照顧者只好辭去工作,但政府的支援不足,令照顧者在經濟上亦要承受巨大壓力。
隨着香港人口老化問題愈趨嚴重,預計照顧者的數量只會有增無減。因此,在制定社會政策的時候,政府亦需留意照顧者的需要,提供適時的幫助,減少悲劇發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