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照顧者支援服務

根據香港女性統計數字2021的資料,全香港有65萬多名全職料理家務者,當中有超過九成四為女性,再加上與長期病患者同住的照顧者、與殘疾人士同住的照顧者等照顧者的數量,粗略估算為超過百多萬人。人數眾多,大部份為女性,因此我們十分關心照顧者的處境及所面對的問題。

返回
carer stat

數以十萬計的照顧者

廣義上,照顧者是指照顧無能力照顧自己的人,惟現時政府沒有照顧者相關的數據,只能從零散的數據中推算社會上有為數不少的照顧者。根據2021年出版《第 63 號專題報告書: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指出,香港至少有204,200名與殘疾人士同住的照顧者及248,000名與長期病患者同住的照顧者。而《香港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 - 主題性報告:長者》中反映,有916,389戶家庭與長者同住,當中有219,530戶家庭為以老養老。 而根據教育局統計數字2017/18年度特殊教育學生(包括主流學校及特殊學校)共有53,256人。殘疾人士、長期病患者、長者及有特殊需要學生的人數加起來,可以想像在他們背後,超過百多萬的照顧者在社會上默默地付出,當中更未有計算兒童照顧者。

carer stress

照顧壓力重如山 福利政策欠缺支援

根據聯合國《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第十一條,締約國應採取一切適當措施,消除在就業方面對婦女的歧視,並鼓勵提供福利政策及社區支援讓家庭成員可以平衡家庭責任與工作,包括社區託管。沒有人是天生的照顧者,每一位照顧者都承受著各方壓力,但政策上卻欠缺照顧者專屬的支援政策及服務。疫情期間,照顧服務及社福服務受到影響,加上子女受停課影響,照顧者更要顧及家庭及健康需要,加倍受壓。

 

社會面對人口老化及幼兒數目增長,現時殘疾人士、長者的津助家居及院舍照顧服務嚴重不足,對基層家庭的影響尤其嚴重。根據社會福利署數據,2019年度殘疾人士嚴重肢體傷殘人士宿舍正常輪候時間更長達需時17年;2021年度的長者資助社區照顧及家居照顧分別均需要等候12個月及26個月。根據政府統計處,2021年年底已有超過22.1萬0-4歲以下的幼兒,惟只有908個資助獨立幼兒中心名額,使用率均為100%,可見託兒服務嚴重不足。

 

雖然政府近年通過200億撥款購置福利設施,並修定規劃標準,劃入安老服務、復康服務、資助幼兒服務的服務比例,但政策欠缺推行時間表,資源亦未能追上需求,未能即時改善照顧者處境。

carer award

照顧者身份欠認同 照顧者發展被忽略

香港現時仍未有照顧者專屬的服務及數據統計作政策規劃,以致照顧者們未必認知自己需要,社會亦將照顧者責任及技能視作理所當然,除了照顧者努力未受認同,亦令照顧行業缺乏認證,人力資源不足。婦女作為主要的照顧者,她們缺乏正規職業培訓及生涯規劃支援,影響她們在照顧歷程後投身職場或發展自己所長。

our advocacy

我們的倡議

  • 制定「照顧者為本」福利政策,設立照顧者數據庫,以掌握照顧者社群的需要,同時設立照顧者專屬服務中心或照顧者專屬外展社工隊,應對照顧者的多重照顧需要
  • 期望政府及香港理工大學研究團體盡快完成及對外公開《香港長者及殘疾人士照顧者的需要和支援的顧問研究》,並提出切實可行、針對照顧者需要及以照顧者為本的政策,讓持份者可就研究報告的建議給予意見
  • 設立針對不同照顧程度及對象的照顧者津貼,透過津貼認同照顧者的身份及付出,並對不同照顧程度提供經濟支援,以解決經濟壓力
  • 在全港不同地點設立照顧者咖啡室,為照顧者提供就近的喘息空間,同時亦可以成為照顧者服務的入門點,接觸隱蔽照顧者
  • 為照顧者提供替代照顧選項,如託兒、託老及緊急暫託服務,減少照顧壓力,提供喘息機會
  • 關注照顧者身心靈健康,建立同路人或是鄰里間的支援網絡,增加照顧者社會資本
  • 改善照顧行業的工作待遇,推動「褓母正職化」,提供相關職業培訓及設立褓母名冊,以改善服務質素並增加投身照顧行業的誘因
oue actions

我們的行動

  • 與社會福利署及地區團體合作設立照顧者咖啡室,為照顧者提供就近喘息空間、照顧資訊及同路人支援
  • 設立政策關注小組,與照顧者及婦女們一齊關注照顧者支援政策,增加公眾對於照顧者處境的覺察及締造照顧者友善社區
  • 向社會各界進行游說工作,編寫政策回應及立場書,包括回應擬訂政策、政策研究報告、民意調查、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影子報告等
  • 參與「照顧照顧者平台」,與各機構及團體一同監察、推動改善照顧者支援政策及服務
  • 舉辦社區活動,進行公眾教育及倡導工作,例如母親節活動、國際婦女節活動及照顧者月等,提升大眾對於照顧者議題的關注
  • 推動照顧者生涯規劃,協助照顧者發掘其專長、興趣,從而轉化照顧者第二人生的目標

相關新聞稿 / 協會言論

640198809d4f7
新聞稿

照顧者睡眠質素及社區支援調查|三成照顧者中度及嚴重失眠

本會發佈照顧者睡眠質素調查結果,過半受訪照顧者睡眠質素差,團體建議政府提供晚上上門照顧服務,及推出整全的照顧者政策。 本會於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期間進行《照顧者睡眠質素及社區支援調查》透過網...

Facebook Temp - Response budget
新聞稿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對《2023/24年度財政預算案》之回應

財政司司長於2023年2月22日發表換屆政府後第一份財政預算案,亦是香港擺脫疫情困擾後的第一份財政預算案,是現屆政府對如何推動香港從低谷中復蘇的重要方向。本會樂見政府預留額外1億加強支援婦女發展及增加社區照顧資...

協會言論

對《2023/24年度財政預算案》之建議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現正邀請各界就2023/24年度《財政預算案》表達意見。香港婦女中心協會於1981年成立,一直關注基層婦女權益及倡議性別公義。42年來,本會一直致力改善女性不利處境,打破傳統觀念下對於女性的性別定...

319888548_883258242856155_7194103877718450508_n
新聞稿

照顧照顧者平台|回應慈樂邨悲劇 - 照顧者線上民間公聽會

近年發生多宗照顧者相關的倫常慘案,惟香港至今只有零散的照顧者服務,照顧者壓力爆煲卻無從求助,導致悲劇發生。就此,照顧照顧者平台於12月16日(五)舉辦「回應慈樂邨悲劇 - 照顧者民間公聽會(線上)」,邀請照顧者...

IMG_1022
新聞稿

照顧照顧者平台|照顧者月2022:模擬照顧者中心 暨 商討活動

由近20個社福機構和民間團體組成的「照顧照顧者平台」(下稱平台)、明愛專上學院湯羅鳳賢社會科學院 (明專)及白田浸信會愛鄰中心,今日(10月22日)舉辦年度的照顧者月活動,透過示範模擬照顧者中心,提倡一站式的...

Screenshot 2022-10-19 at 8.24.27 PM
新聞稿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對《行政長官2022年施政報告》之回應

行政長官李家超於今日(2022年10月19日)發佈本屆政府第一份《施政報告》,勾勒出未來五年於香港的發展藍圖。本會樂見政府於社福醫療相關的支援投入增加,包括恆常化民間爭取多年的照顧者津貼、增加婦女事務委員會用作...

協會言論

提交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就第67屆會議之意見書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成立於1981年,是無黨派及非宗教的婦女團體。我們透過服務、教育及倡議,致力在香港推動性別平等。透過我們提供多重服務的各個中心,我們建立出多個義工網路,並向婦女提供合適的服務,讓婦女的潛能...

Facebook Temp - Response copy
協會言論

提交社會福利署就《懷疑虐待兒童個案強制舉報規定》之意見書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下稱本會)於1981年成立,一直關注基層婦女權益及倡議性別公義。四十多年來,本會一直致力於改善女性不利處境,打破傳統觀念下對於女性的性別定型,讓女性擁有選擇的機會,促進性別公義的社會。本...

policy address 2022
協會言論

對《行政長官2022年施政報告》之建議

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於2022年7月25日邀請各界就2022年度施政報告進行公眾諮詢。香港婦女中心協會於1981年成立,一直關注基層婦女權益及倡議性別公義。40多年來,本會一直致力於改善女性不利處境,打破傳統觀念下對於女性的...

CFC LOGO
新聞稿

照顧照顧者平台|團體與照顧者制定九大照顧者為本政策建議 三位照顧者及被照顧者親身分享個人感受

照顧照顧者平台(下稱「平台」)於今早(2022 年 7月 7 日)就香港理工大學顧問團隊及勞工及福利局於今年6月9日發表之「香港長者和殘疾人士照顧者的需要及支援的顧問研究」(下稱「研究」)作出回應,並發表平台的照顧...

Carer Research Response_工作區域 1
新聞稿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對《香港長者及殘疾人士照顧者的需要及支援顧問研究》之回應

現時香港有數以百萬計的照顧者,在傳統的家庭分工下,大部分都是女性。照顧者一直在照顧未能自理的親人,如兒童、長者、殘疾人士或長期病患者等,並為照顧工作放棄了工作及發展機會。根據美國保險公司Insure.com在2022年...

HKFWC40 Article_工作區域 1
協會言論

有一種堅持叫性別公義|困境中的女性照顧者:沉重的負擔

在華人社會的傳統中,女性一直作為家庭中的主要照顧者,女兒、妻子、母親的角色背後都帶著濃厚的需要肩負起照顧家人的責任,即使根據香港政府在2018年的統計中,全香港有接近8成的婦女受過中學上以的教育,然而社會上...

budget2022
新聞稿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對《2022/23年度財政預算案》之回應

2022-23年度財政預算案剛於昨日(2022年2月23日)上午發表,本會有見政府增撥資源進行防疫支援及紓解民困,但就疫情下支援基層的措施仍有欠力度,亦未有針對婦女、照顧者支援及幼兒服務的資源調配。本會建議政府加強照顧...

CARER EPS-01
新聞稿

照顧者易達平台|七成SEN兒童照顧者每周照顧時數超過61小時、近七成「80後」照顧「80後」更老護老情況嚴重、第五波疫情下照顧者生活更嚴峻

「照顧者易達平台」(「平台」)由本港關注照顧者需要的社福機構發起及組成,於2022年2月22日舉辦新聞發佈會,以「2.22照顧者疫情下照顧唔容易!」為主題,以線上直播形式發佈「平台」照顧者會員的數據分析,發現護老...

協會言論

對《2022/23年度財政預算案》之建議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現正邀請各界就2022/23年度《財政預算案》表達意見。香港婦女中心協會於1981年成立,一直關注基層婦女權益及倡議性別公義。40年來,本會一直致力於改善女性不利處境,打破傳統觀念下對於女性的性別...

CFC LOGO
新聞稿

照顧照顧者平台|增設為兒童家庭可以選擇上門採樣之安排

政府於2022年1月21日傍晚宣布,將於葵涌邨逸葵樓原址實行檢測圍封,為期5天。逸葵樓大廈居民需要留在住所5日,並需於1 月 21 日、1 月 22 日、23 日、26 日、31 日及 2022 年 2 月 7 日上午 8 時 30 分至晚上 8 時,到葵涌村逸葵樓外...

協會言論

回應《2020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

政府日前(2021年11月10日)公佈《2020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下稱報告),指出2020年政策介入前貧窮人口及貧窮率高達1,652,500人和23.6%,較去年增加161,900人和2.2%,貧窮問題創2009年以來的新高,反映問題令人擔憂;若計算恆...

參加者與風箏
新聞稿

照顧者月大埔婦女齊放風箏|照顧者:「我都有夢想!」

藉著照顧者月,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香港婦女中心協會的「賽馬會照顧達人計劃」今天(2021年10月28日)假大埔海濱公園,舉行「照顧者飛嚐人生」的放風箏活動,召集了約40位大埔區的婦女照顧者,在專業風箏製...

policy address 2021 response
新聞稿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對《2021施政報告》之回應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今日(2021年10月6日)發佈最新一份《施政報告》,當中重申於其任內已推出多項推動婦女發展的措施,包括將法定產假增至14星期、加強幼兒照顧服務、設置更多育嬰間及立法禁止基於餵哺母乳的騷擾及歧...

協會言論

提交社會福利署就擬議強制舉報懷疑虐待兒童個案的規定之意見書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成立於1981年,一直關注基層婦女的生活處境,致力推動性別平等,為婦女爭取權益。基於傳統的觀念下,照顧者有不同的需要,惟社會上缺乏以照顧者為本的支援服務,局限了她們的發展。因此,本會著重於...

CFC LOGO
新聞稿

照顧照顧者平台|抱抱照顧者 - 假如區內就有一間照顧者服務中心

如果區入面就已經有一個「百寶盒」的照顧者服務中心,你又是否讚成呢? 照顧照顧者平台在4月28日至2021年5月8日期間訪問了241位照顧者,了解各區家庭照顧者的現況及對所住區域成立照顧者服務中心的意見,發現98%受...

CFC LOGO
新聞稿

照顧照顧者平台|就2020年12月30日的照顧者悲劇回應

昨日(12月30日)再次發生照顧者悲劇,事件中的媽媽需要同時照顧三名子女,加上家庭面臨經濟困境,擬在教功課期間情緒失控,導致惨劇發生。疫情已持續近一年,政府要求市民維持抗疫工作,但卻沒有處理其衍生的家庭照顧...

CFC LOGO
新聞稿

照顧照顧者平台|疫情來到第四波 停課照顧支援無得拖

「照顧照顧者平台」兒童照顧工作小組關注到政府因應疫情及爆發上呼吸道感染而決定暫停幼稚園、初小學生的面授課程,工作小組明白為遏止第四波疫情爆發,暫停幼稚園及初小學生的面授可以減少社交接觸,保障兒童的健...

本會就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第65屆會議提交意見書
協會言論

提交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就第65屆會議之意見書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於1981年成立,是香港的一個無黨派,無宗教背景的婦女團體。本會關注婦女的處境,特別是基層無酬照顧者和單親婦女的狀況,並結合服務,教育和倡議推動香港的性別平等。通過豁下的婦女中心,組織義工...

121139625_1691390821029041_4014451074633525665_n
新聞稿

照顧照顧者平台|多區喘息站 處處顯關懷 人人都是照顧者

今天(10月9日)照顧者月遍地開花,由照顧照顧者平台成員機構舉辦的照顧者喘息站,讓照顧者們暫時「逃離」長年無休的照顧重擔抖抖氣。無論你是護幼的、䕶老的、䕶殘的或精神復元人士的照顧者,請大家給自己一個大...

協會言論

對《行政長官2020年施政報告》之建議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2020年8月18日) 邀請各界就2020年度的施政報告表達意見。香港婦女中心協會於1981年成立,一直關注基層婦女權益及倡議性別公義。 本會設立全港首條婦女支援熱線,提供家事法相關的免費律師面見諮...

101543203_1572776002890524_6279528738380054528_n
新聞稿

照顧照顧者平台|籲當局為照顧者提供雙軌制交通支援

平台於去年12月至今年1月訪問了405位照顧者,結果發現為數不少照顧家庭處於經濟困難的狀況,他們不但缺乏政策或福利上的支援,更恆常因照顧需要每月須花費至少數百元的交通開支,平台促請當局,儘快為照顧者提供雙軌...

分享疫情下的親子時間
新聞稿

誰偷走了媽媽的時間? - 母親節活動 2020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沒有簡稱)一直關注婦女身心靈的需要,尤其是在疫情下,婦女的壓力更大。本會於今年國際婦女節當日亦曾發佈有關於婦女作為家庭照顧者在疫情下的困擾,發現婦女的焦慮分數平均高達7分(滿分為10分...

Untitled-6-01
新聞稿

國際婦女節2020: 疫情下,婦女有話兒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沒有簡稱)自1981年起一直關注基層婦女權益。因應疫情持續,本會發起有關【疫情下婦女有話兒】的網上問卷調查,藉此了解婦女作為家庭照顧者在疫情下的困擾及防疫政策的期望。於2月21至2月28日期間,...

10000-04
新聞稿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對《2020-21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案》之回應

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剛於今日(2020年2月26日)上午發表,本會歡迎於公共財政分配上推出利民舒困措施及發放現金協助紓緩市民困境,但就婦女及照顧者相關政策如幼兒服務及社區照顧的措施上有保留,並認為當局忽視疫情下...

協會言論

對《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之建議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一直致力改善基層婦女的生活處境,提供多元化婦女為本服務,以及與基層婦女共同倡議婦女政策,推動婦女的社區及政治參與。財務預算案是政府對於未來一年對社會各方面的投資及弱勢社群的支援,同時...

policyaddress2019
新聞稿

風繼續吹 婦女政策隨風吹去|香港婦女中心協會對《2019施政報告》之回應

2019–20年度施政報告剛於今日(2019年10月16日)上午發表。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於本週日(10月13日)發表網誌,指施政報告將加強支援婦女發展的政策措施。局長表示在聽取地區人士和婦女組織的意見後,制定當局未來...

62426aa2d9bf4
新聞稿

照顧照顧者平台|團體與照顧者齊籲訂照顧者為本政策  改革照顧者津貼刻不容緩

由十多個社福機構及民間團體組成的「照顧照顧者平台」,今早(2019年10月11)在將軍澳舉辦「改革照顧者津貼商討日」,有超過100位護老者、殘疾人士及兒童照顧者出席,大部份與會人士認為政府措施一直未能「對焦」,行政...

協會言論

提交法律改革委員會就訂立「沒有保護罪」之意見

近年,香港揭露了不少虐兒、虐老以及虐待外傭的案件,但鑑於目前的《侵害人身罪條例》的條件所限,部分的個案未能以有關的控罪所控訴,因此法律改革委員會(下稱「法改委」)倡議修定《侵害人身罪條例》,加入一項...

協會言論

對《行政長官2019年施政報告》之建議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2019年7月10日) 邀請各界就2020年度的施政報告表達意見。香港婦女中心協會於1981年成立,設立全港首條婦女支援熱線,提供家事法相關的免費律師面見諮詢服務,並一直關注基層婦女權益及倡議性別公義,...

59708811_2385734211489912_4550762147851796480_n (1)
新聞稿

「我要休息」 母親節活動 2019|阿媽自由瞓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天水圍社區發展網絡及循道衛理觀塘社會服務處神愛關懷中心一直推動社會關注兒童照顧者的處境,為兒童照顧者提供適切的服務,減少因傳統性別觀念而為她們帶來的限制,讓她們可以有選擇地發展自己...

未命名-3_工作區域 1
新聞稿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對《2019-20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案》之回應

2019-20年度財政預算案剛於今日(2019年2月27日)上午發表,本會對於本年度的公共財政分配上欠缺照顧者相關支援表示失望。除此以外,本會認為幼兒照顧服務上仍然有待改善,離異家庭支援上則需要更具體服務。本會亦促請當...

協會言論

提交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就照顧者支援之意見書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於1981年成立,一直關注婦女以及照顧者的權益及處境。沒有人是天生的照顧者,照顧工作應該是一項選擇,而不是一種義務,但礙於傳統的觀念,婦女往往擔當著 家庭照顧者的角色。在本會日常的服務中接觸...

協會言論

提交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有關幼兒照顧服務的長遠發展研究的總結報告及政府的跟進措施之意見書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於1981年成立,一直以來都關注婦女以及照顧者的權益。照顧者尤其關心兒童的發展,政府對兒童照顧的支援,直接影響兒童及照顧者的福祉。 兒童作為社會的未來棟樑,必須確保他們有優質的環境發展...

policy address 2018 response
新聞稿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對《行政長官2018年施政報告》之回應

《2018年施政報告》於今日(2018年10月10日)上午發表,本會歡迎是次的《施政報告》在推動婦女發展上著墨較以往多,並嘗試在不同的範疇提出了改善婦女處境的建議。可是,部分建議流於空泛,缺乏具體藍圖及目標,本會期...

4q
新聞稿

母親節活動 2018 – 呀媽我要放「年」假

本會一直倡議增加基層託兒服務及改善託兒支援配套,以支援婦女就業需要,同時關注作為照顧者的婦女所承受的精神壓力。近年來,本會都有籌辦大型母親節主題活動,以引起公眾對於託兒服務不足及婦女精神健康的關注。...

協會言論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照顧者互助小組聯會與華明照顧者姊妹互助網絡|就香港復康計劃方案之意見書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一直關注照顧者權益。照顧者互助小組聯會和華明照顧者姊妹互助網絡分別由十至十二個與照顧者相關之小組組成。我們關注康復長遠規劃,尤其對於社區照顧配套及照顧者支援措施。全面的支援照顧者措施...

DSCF5429拷貝
新聞稿

立法會補選2018 婦女議政交流會

為了解婦女目前最希望政府推行或政黨倡議的政策議題,令政府及政黨更關心及了解本港婦女的訴求,從而制定符合婦女期望的政策。香港婦女中心協會於近幾屆立法會選舉均舉辦議政交流會,讓候選人直接向選民解釋就婦女...

未命名-3_工作區域 1
新聞稿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對《2018-19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案》之回應

2018–19年度財政預算案剛於今日(2018年2月28日)上午發表,面對千億盈餘,在公共財政上的分配及運用上再度欠缺性別角度,本會表示失望。雖然政府一次又一次的強調在制定主要政府政策及措施時須參考「清單」及應用性...

協會言論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照顧者互助小組聯會|就福利事務委員會特別會議安老服務計劃方案之意見書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一直關注照顧者權益。照顧者互助小組聯會由五個與照顧者相關之小組組成,成員全是女性照顧者當中以護老者為主。我們關切安老服務長遠規劃,尤其對於社區照顧配套及護老者支援措施。 早前政府...

pregnant-2720433
新聞稿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對《行政長官2017年施政報告》之回應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剛於今日(2017年10月11日)上午發表2017年度的施政報告,緃觀整份施政報告內五個範疇涉及女性的政策,包括五天法定侍產假及延長產假的研究工作、託兒及課託服務、特殊需要的兒童及其照顧者的支援、安老...

chungkuk-bae-241046-unsplash
新聞稿

簽署支持「照顧照顧者」!

2017年10月8日,葵盛東邨發生一宗倫常慘劇,一名曾任職社工的三十多歲男子,先殺死其七十多歲長期病患、不良於行的母親,及後更企圖跳樓自殺。報道指該男子因為長期照顧年老及殘疾的母親,照顧壓力巨大導致悲劇發生。...

協會言論

就2017年7月17日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檢討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計劃的成效會議之意見書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一直關注基層婦女權益及倡議性別公義。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計劃 (下稱:「低津」) 原意透過鼓勵就業提供現金津貼,紓緩跨代貧窮。但是推行時欠缺性別角度,申請要求不附合現時工種零散化的情況,以及...

DSCF2173
新聞稿

娘風輕輕吹 理想任妳追 - 母親節活動2017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於5月7日母親節前一星期,聯同超過45個家庭、100人到清水灣郊野公園舉行母親節活動「娘風輕輕吹 理想任妳追」百人齊放風箏行動,旨在母親節前夕帶出婦女希望能夠更自由自主地運用時間,在家庭角色分...

DSC01389
新聞稿

「勞勞役役爆晒煲‧朝朝暮暮瞓唔到」:國際婦女節2017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自2011年開始,每年於國際婦女節組織近一百名婦女到政府總部表達訴求,爭取性別公義。今年以「照顧者精神健康與睡眠質素調查」發佈及睡衣遊行喚起社會關注照顧者的困境,要求政府正視女性為主的照顧...

協會言論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照顧者互助小組聯會|就「安老服務計劃方案」諮詢之意見書

照顧者互助小組聯會(下稱「聯會」或「我們」)由香港婦女中心協會內與照顧者相關之小組組成,各照顧者小組內活躍成員超過100人,全是女性照顧者,當中以護老者為主。聯會一直關注照顧者權益,關心安老服務長遠規劃...

16178700_1353492301380780_2491669232005270067_o
新聞稿

消失的婦女:香港婦女中心協會對2017-18施政報告之回應

2017–18年度施政報告剛於今日(2016年1月18日)上午發表,緃觀整份施政報告,婦女被「踢出」整個施政綱領,以往施政報告曾出現的婦女篇章、性別主流化、支援以女性為主的照顧者項目、託兒支援等通通失了蹤。 2015...

5a8fb598f1247
新聞稿

「政府咪搵阿媽笨 支援責任你有份」「聖誕親子沸騰騰」行動

趁著施政報告諮詢加上臨近聖誕節,香港婦女中心協會及天水圍社區發展網絡一班母親帶同小孩到政府總部高聲歌唱,節日願望只有一個,就是增加照顧兒童支援措施。一行二十人,來自深水埗和天水圍的基層婦女,背著結他...

協會言論

當我們說託兒 其實在說甚麼

近日立法會九龍東選舉論壇上,工黨胡穗珊名單質詢熱血公民黃洋達如何改善託兒服務,並提出要求改善託兒服務等政綱,就此誘發網絡上討論,有指改善託兒服務是迫使婦女作為生活市場「奴工」,更加有聲音指母親即使擁...

5a8d47b8a6727
新聞稿

婦女訴求 議政交流 立法會選舉(九龍西)婦女論壇

為了解婦女目前最希望政府推行或政黨倡議的政策議題,令政府及政黨更關心及了解本港婦女的訴求,從而制定符合婦女期望的政策。香港婦女中心協會近3屆立法會選舉均舉辦論壇,讓候選人直接向選民解釋就婦女政策的立場...

IMG_0144
新聞稿

「三從四德偽包裝,五勞七傷被隱形」 國際婦女節:爭取照顧者津貼行動

三月八日是國際婦女節,源自上世紀不同地方的婦女為爭取與男性平等的權利所做的奮鬥,為了喚起社會對婦女的權利應當有的重視。長久以來婦女被塑造成照顧者,尤其是照顧家庭的責任一直當作是婦女理所當然的天職。主...

1_工作區域 1
新聞稿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對《2016年施政報告》之回應

行政長官梁振英於今早(2016年1月13日)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本會對於梁特首在施政報告中,提出增加婦女庇護中心及家庭危機支援中心宿位及資源,以及邀請「關愛基金」考慮推出先導計劃,為合資格低收入家庭的青少年...

協會言論

提交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研究落實免費幼稚園教育小組委員會就免費幼稚園教育委員會報告之意見書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於1981年成立,一直以來都關注婦女以及照顧者的權益。照顧者尤其關心兒童的發展,政府對兒童照顧的支援,直接影響照顧者的福祉。 兒童作為社會的未來棟樑,必須確保他們有優質的環境發展及成長...

461
新聞稿

國際婦女節 2015 「肯定照顧者價值 設立照顧者津貼」行動

今日是一年一度的國際婦女節,香港婦女中心協會到政府總部附近的添馬公園,組織超過100位照顧者參與行動,在添馬公園「採青」,並由一眾婦女在「寶牒」上寫上心願,將「照顧者津貼」的願望掛在政府總部門外的欄杆,...

協會言論

提交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有關家庭支援的服務和政策之意見書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每年向超過四千位婦女提供熱線輔導服務、與家事法相關的免費律師面見諮詢服務、個案輔導服務和互助小組等。本會就最近發生的數宗家庭事件,包括涉及警員開槍的家庭糾紛;疑患有產後抑鬱症母親殺死...

協會言論

提交立法會扶貧小組委員會就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之意見書

行政長官在本年一月發表的施政報告推出了「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以紓解沒有領取綜援的低收入在職家庭的經濟負擔以及鼓勵家庭的在職成員持續就業,自力更生,避免這些家庭跌入綜援網。本會會樂見政府推出低收入在...

3_工作區域 1
新聞稿

婦女淪為經濟發展工具 施政報告欠性別角度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對《2014年施政報告》之回應

行政長官梁振英於今早(2014年1月15日)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在施政報告的引言中,特首強調致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對於政府設立了官方首條貧窮線,並在今次報告中建議設立「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支援處於貧窮線下...

協會言論

爭取盡快設立護老者津貼及相關配套

香港逐漸進入高齡社會,政府應及早制定整全的護老者及長者長期護理政策以未雨綢繆。護老者是協助體弱長者居家安老的核心角色,為體弱長者提供持續而長時間的照顧,護老者付出時間、社交生活、個人健康、甚至被逼放...

協會言論

就立法會長期護理政策聯合小組委員會會議提交對「為照顧者提供的支援和津貼」之意見書

在香港,基於傳統的性別分工,女性往往擔當家庭照顧者的角色,家中老弱病殘以及兒童的照顧,都由女性負責。根據香港女性統計數字2011,在2010年全港有704,700名全職照顧者(料理家務者),女性佔97.8%;而在2010年,15歲以上...

新聞稿

「兒童照顧者支援計劃」意見調查發佈會

4月4日是兒童節,是為紀念保障兒童權利、反對虐待兒童或毒害兒童的節日。香港婦女中心協會及天水圍社區發展網絡趁著該節日,發佈「兒童照顧者支援計劃」意見調查的結果。調查發現大部份受訪者均贊成政府透過不同形式...

新聞稿

照顧工作有價值 政策支援要到位 3.8婦女節——「婦女齊『撐』照顧者」拼貼行動

根據政府統計處的資料顯示,全港現時有超過70萬名無酬家務勞動者,近98%為女性。基於性別角色定型,照顧家中兒童、老、弱、傷、病者的責任,往往落在家中女性身上,她們承擔著沉重的壓力。而政府現行的社會服務及福...

3_工作區域 1 複本 2
新聞稿

缺乏性別角度 未有關注基層婦女生活困境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對《2011-12施政報告》之回應

行政長官曾蔭權於今早(2011年10月12日)發表了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在報告公佈前,行政長官在其網站指出,將會「提出切實可行的短、中、長期措施,處理住屋和置業問題、紓緩貧富懸殊,提高基層市民的生活水平;優化...

新聞稿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照顧者生活狀況」問卷調查

為了解本地照顧者的生活及精神狀況,以促使政府制訂更有效的政策改善照顧者的處境,本會於2011年1月至2月期間進行了一項「照顧者生活狀況」的問卷調查,合共訪問了301位需要照顧家中兒童、老、弱、傷、病者的照顧者,...

44
新聞稿

缺乏性別角度扶貧政策少修少補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對《2010-11施政報告》之回應

本會就行政長官曾蔭權於10月13日發表的《2010-11施政報告》,有以下意見: 施政報告缺乏性別觀點施政報告中未有針對婦女的處境,提出施政方針,反而在各項政策建議中,處處顯露出對婦女的不平等對待,尤其強化...

新聞稿

照顧壓力再釀慘劇 施政報告應增支援

繼上星期沙田銀禧花園發生因不堪照顧壓力而發生的倫常慘劇,昨日將軍澳翠林邨又再發生類似事件,一名老婦疑因獨自承擔和面對沈重的照顧壓力,殺死丈夫然後再自殺,接連事件揭示了本港照顧者支援服務的嚴重不足。本...

新聞稿

2010年 三八婦女節 提供充足社區照顧服務.改善婦女發展狀況

明天是三.八婦女節,如同往年,香港婦女的生活水平及社會地位沒有提高,正正反映香港特區政府一直未能考慮婦女發展的需要,所以本聯席今年婦女節以性別觀點檢視政府的施政方針,特別針對社區照顧服務需要與婦女發展...

4-07
新聞稿

平等機會婦女聯席|對2010年度財政預算案的要求 提供充足社區照顧服務.改善婦女發展狀況

今天2010年2月24日,是財政司公布財政預算的日子,如同往年,今年的財政預算也是未能考慮婦女發展的需要。所以本聯席今年亦是以性別觀點檢視政府的財政預算,特別針對社區照顧服務需要與婦女發展的關係提出了訴求。 ...

相關活動預告及花絮

IMG_4309

國際婦女節2023|照顧者睡眠質素及社區支援調查發佈會

本會於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期間進行《照顧者睡眠質素及社區支援調查》透過網上發放問卷調查方式,接觸現正提供持續照顧的非受薪照顧者,並引用「ISI失眠嚴重度量表」,以了解照顧者壓力及睡眠質素,同時了解影響睡眠質...

312356903_164570696196022_6519407786550996672_n

照顧者月2022|照顧者專屬中心商討活動

照顧者專屬中心商討活動邀請到80位來自各區及不同類型的照顧者,分享對理想照顧者服務中心的意見,更邀得明專湯羅鳳賢社會科副院長黃於唱教授作嘉賓講者。照顧者們意見綜合如下 :一站式的專屬服務中心...

312205192_164506412869117_724492240092026105_n

照顧者月2022|模擬照顧者中心服務體驗

照顧者月2022模擬照顧者中心服務體驗日圓滿結束! 模擬照顧者中心借白田浸信會愛鄰中心,提供了各種照顧服務及支援的資訊,有工作人員協助照顧者尋找相關服務,更設有身心社靈活動空間,讓照顧者能夠從多種不同...

Website

國際婦女節2022|以愛之名 - 兒童照顧者的日與夜 #metimeforcarer

一年容易又三八, 國際婦女節就到了,各位照顧者,面對第五波疫情,大家過得好嗎? 婦女作為重要的家庭照顧者,面對各種壓力及挑戰,婦女仍然願意放下自己,默默地以既堅強又溫柔的方式照料自己的家庭,但我們...

S2 1

國際性別研討會|從政策推動照顧者服務

研討會議 - 從政策推動照顧者服務就由本會總幹事廖珮珊女士主持有關照顧者服務及政策倡議的討論。 研討會議邀請了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社會暨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郭慈安博士分享在台灣推動照顧者支援政策的進程,由...

whole1

國際性別研討會|邁向性別平權及可持續社會

國際性別研討會場刊是次研討會涵蓋多個範疇,透過主題演講、研討會、學習小組及體驗工作坊等形式多元化地展現婦女服務的發展。每場活動均會探討不同主題,參加者可按興趣在上午和下午各選擇一場活動參與。 ...

Carer Month Market_工作區域 1

照顧者月2021|照顧者感謝祭

【十月.#照顧者感謝祭】照顧者很多時全心照顧被照顧者,很少去留意自己的需要,即使去購物也會以被照顧者的需要為先。平台很想照顧者多些關心自己,承接上一年照顧者月的經驗,我們希望繼續推動到照顧者身分的...

IMG_0360

「疫情下的女人」藝術展

2020年對我們每一個來說都是不容易的一年,疫情的來襲殺我們一個措手不及,憂心忡忡,亦誠惶誠恐,深怕一個不小心成了疫症的傳染者。媽媽擔心子女的健康、照顧者擔心家人是否有足夠的防疫物資、打工仔女擔心朝不保夕...

Facebook Feed_工作區域 1

照顧者月2020|照顧者感謝祭

照顧者經常忽略自己的需要,照顧照顧者平台原訂於10月24日在美孚橋底下舉行「照顧者感謝祭」,當中有照顧者市集、喘息服務體驗及照顧者論壇,讓照顧者可以關心一下自己!惟因疫情及限聚令的原因,最後實體活動未能如...

Facebook Feed_工作區域 1 複本 2

照顧者月2020|照顧者喘息站

為讓照顧者可以有一個喘息的機會及感謝照顧者的付出,照顧照顧者平台成員的服務中心在10月9日開放作為喘息站,讓照顧者抖抖氣,當日還會有善心企業為照顧者準備的打氣禮物! 其他照顧者喘息站可參閱照顧照顧者...

分享疫情下的親子時間 (1)

母親節2020|辛苦了,媽媽

我們一直關注婦女身心靈的需要,尤其是在疫情下,婦女的壓力更大。眼見媽媽在疫情時的照顧壓力,我們於2020年4月11日至30日期間,收集了200份問卷(當中192位為育有子女的女性),進一步了解她們在疫情下的時間運用情況...

Untitled-6-01

國際婦女節2020|疫情下,婦女有話兒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自2011年開始,每年均會於國際婦女節組織婦女行動,藉此向社會及政府表達婦女的訴求,爭取性別公義。今年,疫情襲港讓不少婦女手足無措,驚惶地採購防疫物資,趁著3月8日1國際婦女節,我們希望通過問...

國際論壇

聯合國北京+25公民社會論壇

女權是人權:婦女發展的進程與對策 照顧者議題受國際關注2020是北京行動綱領總結後的25週年,全球關心女性人權的人士及組織均在這段日子檢討政府執行綱領內容的情況,也讓各國及其非政府機構交流及匯報國內性別平等...

317 Promotion_工作區域 1

看見貧窮 1.2.3 民間扶貧公聽會暨抗貧自由約

位於油麻地的榕樹頭,向來給人的感覺是基層居民生活之地,在2019年3月17日卻在占卜、歌唱、擺賣外,忽然化身為「嚴肅」的議事廳,二百多名市民聚首一堂參與由社福抗貧聯盟(我們是成員團體之一)主辦的「民間扶貧公聽...

_MG_3422

照顧者咖啡室|開幕禮

長期以來,照顧者都是被忽略的一群,社會上對於支援照顧者的討論聲音亦較少。沒有人是天生的照顧者,照顧者在照顧工作中一直承受著很大的壓力,但卻沒有得到足夠的支援,令到不少的照顧者慘劇發生。我們一直關心照...

Carer Platform

「照顧者 – 誰來照顧?」研討會|看見家庭照顧者:香港/台灣交流

由香港社會服務聯會主辦及照顧照顧者平台和多個關注照顧者處境的社福團體參與,於2018年10月21日聯合舉辦「照顧者 – 誰來照顧?」研討會|看見家庭照顧者:香港/台灣交流,邀得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社會暨社會工作學系...

IMG_5551

國際婦女節 2017|照顧者精神健康與睡眠質素調查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自2011年開始,每年於國際婦女節組織近一百名婦女到政府總部表達訴求,爭取性別公義。2017年以「照顧者精神健康與睡眠質素調查」發佈及睡衣遊行喚起社會關注照顧者的困境,要求政府正視女性為主的照顧...

IMG_0144

國際婦女節 2016|三從四德偽包裝 五勞七傷被隱形

我們自2011年開始,每年於三月八日是國際婦女節組織近一百名婦女到政府總部表達訴求。今年則以「行貓步」(cat walk) 表達婦女一生勞心勞力的付出。在政府總部門外的欄杆外掛上貼滿膠布的「人形公仔」,象徵家務勞動帶來...

461

國際婦女節 2015

我們獲平等機會委員會資助於2015年3月8日,一年一度的三八國際婦女節組織超過100位照顧者和婦女參與行動,於政府總部附近的添馬公園進行「採青」,盼望政府早日落實設立照顧者津貼。 活動上,我們的婦女求助熱線...

國際婦女節 2014|「打破謊言,我要真改變!」

我們於3月7日國際婦女節前夕,組織約150人參與於政府總部外添馬公園舉行的「打破謊言,我會真改變!行動」。 我們希望通過是次行動,向公眾傳遞社區託兒的重要性,表達現時女性在社會上的想像、論述、發展仍然受...

2013.03.08_Pic 4

國際婦女節 2013|「婦女展高飛」放紙飛機行動

為慶祝一年一度的婦女節,我們於三月八日舉行以「婦女展高飛」為題的活動,寄望姊妹們能夠有時間及空間發展自己的才能,同時有更好的將來。 今年,有超過一百位姊妹出席活動,有部分姊妹帶同孩子一起參與。活...

相關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