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水埗區照顧者狀況調查

根據香港女性統計數字2021的資料,全香港有65萬多名全職料理家務者,當中有超過九成四為女性,再加上與長期病患者同住的照顧者、與殘疾人士同住的照顧者等照顧者的數量,粗略估算為超過百多萬人。人數眾多,大部份為女性,因此我們十分關心照顧者的處境及所面對的問題。
返回廣義上,照顧者是指照顧無能力照顧自己的人,惟現時政府沒有照顧者相關的數據,只能從零散的數據中推算社會上有為數不少的照顧者。根據2021年出版《第 63 號專題報告書: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指出,香港至少有204,200名與殘疾人士同住的照顧者及248,000名與長期病患者同住的照顧者。而《香港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 - 主題性報告:長者》中反映,有916,389戶家庭與長者同住,當中有219,530戶家庭為以老養老。 而根據教育局統計數字2017/18年度特殊教育學生(包括主流學校及特殊學校)共有53,256人。殘疾人士、長期病患者、長者及有特殊需要學生的人數加起來,可以想像在他們背後,超過百多萬的照顧者在社會上默默地付出,當中更未有計算兒童照顧者。
根據聯合國《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第十一條,締約國應採取一切適當措施,消除在就業方面對婦女的歧視,並鼓勵提供福利政策及社區支援讓家庭成員可以平衡家庭責任與工作,包括社區託管。沒有人是天生的照顧者,每一位照顧者都承受著各方壓力,但政策上卻欠缺照顧者專屬的支援政策及服務。疫情期間,照顧服務及社福服務受到影響,加上子女受停課影響,照顧者更要顧及家庭及健康需要,加倍受壓。
社會面對人口老化及幼兒數目增長,現時殘疾人士、長者的津助家居及院舍照顧服務嚴重不足,對基層家庭的影響尤其嚴重。根據社會福利署數據,2019年度殘疾人士嚴重肢體傷殘人士宿舍正常輪候時間更長達需時17年;2021年度的長者資助社區照顧及家居照顧分別均需要等候12個月及26個月。根據政府統計處,2021年年底已有超過22.1萬0-4歲以下的幼兒,惟只有908個資助獨立幼兒中心名額,使用率均為100%,可見託兒服務嚴重不足。
雖然政府近年通過200億撥款購置福利設施,並修定規劃標準,劃入安老服務、復康服務、資助幼兒服務的服務比例,但政策欠缺推行時間表,資源亦未能追上需求,未能即時改善照顧者處境。
香港現時仍未有照顧者專屬的服務及數據統計作政策規劃,以致照顧者們未必認知自己需要,社會亦將照顧者責任及技能視作理所當然,除了照顧者努力未受認同,亦令照顧行業缺乏認證,人力資源不足。婦女作為主要的照顧者,她們缺乏正規職業培訓及生涯規劃支援,影響她們在照顧歷程後投身職場或發展自己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