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全球更多男性回歸家庭,分擔更多家務。有研究發現兩性之間更平等地分配家務,可有多種好處。本港家務主要由女性負責,港男在艱難時刻,更應主動為另一半減壓分憂。
《紐約時報》近日報道指,日本男性在疫情下開始意識伴侶做家務的不容易,例如當地有丈夫在Twitter上載列表,對比自己所做的21項家務及妻子需要做的210項。亦有男性表示,希望疫情能夠改變當地工作文化,令男性更能顧家。
與伴侶同做家務 利改善關係
美國波爾州立大學(Ball State University)一項調查亦發現,當地42%父親做家務的時間增加,分別有45%及43%花更多時間照顧年幼及年紀較大的子女。聯合國婦女署更在上月推出社媒活動#HeForSheAtHome,鼓勵丈夫們上載自己做家務的自拍照,帶動男性多替女性分憂的風氣。
全球各地的家務,大部分皆是由女性承擔,據樂施會統計,全球女性每日做的家務,等同每年為經濟帶來10.8萬億美元的收益。澳洲非牟利組織Relationships Australia NSW認為,疫情下為男性提供契機,與伴侶一起做家務,以體會她們平時的辛勞,並在一起做家務的過程中改善關係。
男性肯參與家務事,可為自己及家庭帶來多種好處。社會學有所謂父親效應(The Father Effect)的說法,泛指父親在家庭中的良好影響,包括孩子的智商及情商較高。父親多做家務或可助女兒日後變女強人,一項涉及300個介乎7至13歲兒童的研究顯示,父親在家中多做家務因親子灌輸兩性平等意識,有助女童追求傳統上非女性為主的職業,包括獸醫及科學家。
吸塵拖地抹窗 可降患癌風險
此外,本港中文大學在2013年一項長達9年的研究亦顯示,港男多參與「重型家務」例如吸塵、拖地、抹窗等,可降低患癌風險和死亡率。
本港兩性地位雖較平等,但家務事仍較多由女性負責,政府統計處的《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第56號報告書》顯示,本地女性負責家務的比重高於男性,當中55至64歲女性負責多達70%的家務。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去年表示,多達57%照顧兒童的婦女精神健康受抑鬱情緒困擾,反映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思想潛移默化地體現,令女性家庭照顧者常處於孤軍作戰狀態,故而情緒易受困擾。
本地男性不妨在居家抗疫期間,多與家中另一半或主要持家的女性分享家務事,以表達對她們平日辛勞的讚賞和感激。
撰文 : 沈帥青
欄名 : 港是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