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5年度的財政預算案於昨日(2024年2月28日)正式發表,當中以發展促穩定,繼續適當配置資源為主要目的。雖然近年社會對於照顧者的關注有所增加,但支援措施的力度及資源仍然相當缺乏,原期待財政預算案有更多對照顧者支援的措拖,可以進一步承拓照顧者的需要,惟大多都是重覆去年的措施,如設立婦女自強基金及增加獨立幼兒中心名額等。本平台理解疫情及國際環境的波動影響到政府的財政狀況,惟照顧者的付出長期被社會忽略,亦未有亦未有從肯定照顧者貢獻的角度出發,令到照顧悲劇頻生,期望政府可以考慮以下建議:
擴闊照顧者津貼對象 放寬申請門檻
照顧者津貼的目的應在於肯定照顧者的付出,並為有經濟困難的基層照顧者提供更高額的津貼,本平台建議政府擴闊照顧者津貼對象至所有類型的照顧者並放寬申請門檻。現時的照顧者津貼中只包括長者照顧者及殘疾人士照顧者,但其他類別的照顧者如兒童照顧者,所承受的照顧責任都是一樣的,擴闊津貼至全部類別的照顧者有助於肯定照顧者。本平台亦建議津貼申請與「輪候服務」的身份脫勾,讓照顧者可按需要及經濟壓力作申請,彈性地支援照顧者的需要。
設立照顧者醫療劵 照顧照顧者身心靈健康
日常的照顧工作很容易令到照顧者身心勞損,兒童照顧者更可能因為生育而容易引致不同疾病,但基層照顧者往往經濟壓力很大,而政府門診又難以預約,最終可能只可以排數小時的醫院急診室,變相佔用公立醫院資源。根據本平台早前一份研究,七成的照顧者有因照顧而引起健康問題而看醫生,有八成的照顧者表示有因照顧工作而感到焦慮,而更有九成八的照顧者同意政府增設照顧者醫療劵以支援自己身心的需要。本平台建議政府可根據長者醫療劵為藍本,每年2,500元以支援照顧者就醫。
發展支援照顧者社區經濟項目
社區經濟是其中一項可以讓基層照顧者兼顧家庭照顧及經濟活動的方式。本平台建議政府投放資源以協助照顧者社區經濟,例如開放基層參與墟市擺檔、成立種子基金、降低成立合作社的門檻和限制等,支援照顧者就業。照顧的工作令照顧者在就業上造成不少阻力和困難,令他們難以投入職場。社區經濟項目採用較靈活自主的模式,令照顧者都能除了照顧工作外亦能發展自己的興趣,對照顧者的社交、情緒、個人發展和經濟狀況等各方面都有正面影響。
增設照顧者八達通
本平台建議政府考慮設立雙軌制照顧者交通支援措施,針對不同照顧對象的情況及需要,提供「照顧者個人八達通」或「照顧者交通津貼」。根據平台於2020年進行的一項交通津貼調查,指出超過八成照顧者沒有申領任何交通優惠,全部受訪者的交通開支均在400元以上,超過九成受訪者認為乘車優惠能夠減輕經濟壓力,七成的受訪者表示如有交通支援,將增加他們與照顧對象一同跨區外出「兜風」的機會,以改善身心。同時,接近六成的受訪者認為支援措施有身份認同的效果,讓他們感覺照顧者的身份,藉此獲得肯定。不少照顧者全天候二十四小時貼身照顧,時常需要陪同照顧對象覆診、參與復康服務甚至是陪同照顧對象參與消閒活動等。然而,現時政府並沒有任何針對照顧者需要而設的交通津貼。
設立「照顧者為本」的評估工具
本平台建議政府設立照顧者為本的評估工具,以提高社會對照顧者壓力及個人需要的風險評估及管理的能力,優先找出社區中的高危照顧者。就最近的照顧者悲劇中,可見照顧者的壓力處於高位;而現時大多是使用「被照顧者」的評估工具去評估照顧者需要的模式,但隨著照顧者對象情況的不一,各人的情況都有所不同。照顧者為本的評估工具能讓政府及前線同工更準確地掌握照顧者的狀況,為高危照顧者提供及時適切的支援。
改善照顧者支援熱線
本平台建議政府擴闊現有照顧者支援熱線的支持類別,並為相關員工作適切的培訓。目前的照顧者支援專線中的服務對象不包括兒童照顧者,最近有多宗兒童照顧者慘劇發生,兒童照顧者24小時全天候的工作,為他們帶來極大壓力,身邊的家人和朋友未必能回應當中的感受與壓力。同時建議政府能投放資源為熱線員提供培訓,可為照顧者提供即時情緒支援,將她們從臨界 點上拉回來,有助減低慘劇發生的機會。
改善替代照顧服務 並增加24小時緊急暫託服務以減輕照顧者壓力
平台建議政府需要從社區及上門暫託中雙軌發展,讓照顧者可以在社區和上門暫託服務中得到支援,方便他們暫時放下照顧責任。現時暫託及暫顧服務名額不足及資源分配不均的情況令照顧者需要承擔額外的照顧壓力,根據社署的名單,現時香港只有長者的緊急暫託服務,而名額只有65個,暫顧暫託服務(特別是緊急的)對照顧者確是極為重要,能夠讓他們短暫歇息。政府需要從社區及照顧人手規劃方面解決問題,一方面從社區增加殘疾人士及長者日間暫託及暫顧服務,另外一方面發展上門暫託服務,加強培訓照顧員,讓照顧者亦更放心短暫歇息。
增撥資源支援在校課後託管恆常化 擴展至全港學校
本平台建議政府增加在校課後託管名額,讓所有需要的照顧者家庭也可使用服務。現時在校課後託管服務計劃名額只有3000個,不足以滿足現時需求。兒童照顧者日常需要全天候照顧小朋友,以致壓力過大,更因為全時間照顧小朋友而無法外出工作,令經濟壓力增加,難以改善生活。不少基層家庭小朋友礙於家中沒有足夠設備和空間,只能於床上或地上用摺枱做功課,對小朋友學業及身體健康造成十分負面之影響,如果有在校課託,小朋友可以在合適環境做功課,會對他們學習及成長非常有用。
帶頭推動「照顧不離職」文化
本平台建議政府應帶頭在職場上為照顧者提供適切支援,並盡快修定勞工法例,按比例計算零散工勞工福利和權益。照顧者多年在家中提供照顧,因長期與社會脫節,在工作上缺乏信心及技能,成為畢業照顧者後或尋找工作時難適應照顧者以外身份或工作。政府可增撥資源為照顧者提供正規職業培訓及生涯規劃支援,以協助照顧者重投職場。
同時,政府部門應帶頭實行照顧者友善政策,並鼓勵企業一同實行,例如彈性上班時間及簡化請假行政,作為對照顧者的支援。
針對零散工問題,以保障照顧者的就業環境。然而,受著照顧工作的限制,照顧者們都難以進入正式的勞動市場,因此只能從事零散的工作以賺取收入。僱傭條例規限之下,零散化就業不受僱傭條例保障,令照顧者陷入「無酬家務勞動者」和「不受保障的零散工」的雙重困境。政府應該盡快修定勞工法例,按比例計算零散工勞工福利和權益,並監察僱主剝削行為。
總結
照顧者承擔照顧的責任,減輕了社會對公營醫療及護理服務的逼切需求,但同時他們自己則需要面對困難的處境,包括精神壓力、經濟壓力及歧視問題。社會及經濟資源相對充足的照顧者可能在家庭領域裡面處理了遇到的問題,但這並不是必然的。未能及時處理照顧者的問題,日積月累,會演變成無法逆轉的悲劇。
照顧並不單是家庭的事,需要有政策去引導資源及服務的調配。一套完善的照顧者政策,為照顧者提供正式的多方面支援,有助社會正視照顧者的工作及問題,同時確定照顧者這個重要的身份。讓照顧者在安心為家人提供照顧及護理的同時,也能被社會看得見,令他們的貢獻能夠被表揚。
長期照顧是整個社會的事,需要各方合作,共同支援照顧者及被照顧者的需要。
-----
照顧照顧者平台自2018年以來連結近20個提供照顧者支援服務的社福團體,當中包括兒童、長者、精神復康、殘疾人士的,一同關注照顧者處境,倡議對照顧者有利的政策,及提升大眾對於照顧者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