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婦女中心協會一直推動社會關注離婚婦女的處境,並提供適切的服務。為了讓公眾了解離婚婦女的故事及困難,本會於6月1至2日(星期六及日),在上環NIDO ASIA藝廊舉辦「千言萬語|離婚婦女藝術展」,並有「真人圖書館」及「劇場工作坊」環節,以姊妹們的作品面向公眾,讓政府關注離婚婦女的需要,推動政策及法律改變。
千言萬語 藝術表達離婚婦女困境
根據政府統計署於2010年資料顯示,執行贍養費命令中有接近一半住戶未能全數收取贍養費款項。有更多的婦女在追收贍養費的過程時遭受侮辱,甚至暴力對待,情況嚴重卻被社會忽略。因此,香港婦女中心協會舉辦「千言萬語|離婚婦女藝術展」,由離婚婦女親身製作藝術品,表達曾經歷的苦況。「真人圖書館」已於展覽前額滿,當日由自由工作者龐一鳴先生主持,讓婦女分享被拖欠贍養費的狀況以及由服務使用者走向倡議者的生命轉化。「劇場工作坊」環節由資深應用戲劇工作者譚文晶小姐帶領,讓參加者體驗被拖欠贍養費,而被迫向不願再見面的人追討應有生活費的經歷。
單親貧窮問題嚴峻,單親母親住戶情況猶為惡劣
單親家庭向來是需要幫助的弱勢群體。按政府統計處資料,截至 2015 年底,離婚單親住戶的貧窮率高達 35.6%,遠高於整體有兒童住戶的16.0%。單親貧窮問題和性別關係甚深,因為大部份離婚單親貧窮住戶都是單親母親住戶,而超過四成的單親母親住戶活在貧窮線下。有婦女以手作屋表達「家破人亡」的沮喪和徬徨,因為前夫沉迷賭博,在分居後仍提心吊膽,怕被找上門。對於離婚,她以作品表達「百感交集,由以為撑不過,到現在可以呼吸了」的。
贍養費令執行困難
根據統計處2016年就執行贍養令的情況統計調查,約55,100名曾經離婚/分居人士會收到贍養費。半數被拖欠,只有不足一成採取法律行動。藝術展中「九個贍養費你不知道的事」。打破坊間認為贍養費能夠妥善地處理離婚家庭財政安排的想像。但現實處境中,領取贍養費的離婚人士面對許多問題。包括收款人需要親自提醒付款人,甚至要向前配偶追討。家事法庭中文表格上,用字難懂。有婦女表示「每個中文字都識,但就係唔識填。 」家事法庭的程序存檔及排期聆訴等,程序收費$630起。有婦女表示「窮人連離婚的資格都無。」
是次藝術展表達了不少離婚婦女需要面對而鮮為人知的情況。為了減輕離婚婦女的壓力,本會出具以下政策建議:
- 改善綜緩行政措施 先發放後扣減
縮短現時社署處理被拖欠贍養費的綜援個案的時間,是短期內較可行的措施。我們建議社署嚴格執行內部指引,一旦綜援受助人被拖欠贍養費,只要綜援收助人被拖欠後,以宣誓或聲明的方式代替法律文件,就立即停止從其綜援金扣除贍養費,以保障單親人士的經濟需要。
- 改善單親綜援的入息豁免計算
有鑑於投入勞動市場需要額外的開支,加上綜援的入息豁免金額過低,以致最後可供單親人士支配的收入不高,未能鼓勵他們就業。我們建議政府把單親綜援的入息豁免金額和現時在關愛基金試驗下的 殘疾人士入息豁免金額看齊,即首$1,200(現時為$800)可獲全數豁免。其後$5,600(現時為$3,400)的收入則可獲半數豁免,總豁免計算金額每月可達$4,000(現時為$2,500)。
- 現金資助:關愛基金設立設立緊急支援過渡性津貼,支援面對法律過程中的低收入的離婚人士
離婚人士面對突如其來的家庭轉變,需要應對不同的法律及住屋經濟開支。生活拮据,雪上加霜,而申領綜援及法援需時。因此建議在關愛基金設立緊急支援過渡性現金津貼$3500,協助離婚人士應對難關。
- 於立法層面,設立贍養費專責部門
部門需要由官方統籌,並能夠有以下職能及追討的權力。職能包括:協助追討、代收贍養費,墊支及協調各部門。追討的權力:罸款及計算利息、扣減工作收入、截扣退稅和其他收入、註銷駕駛執照、通報信貸機構及出入境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