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我們將適時在此發佈新聞稿及事件回應
傳媒查詢:如對我們的工作、服務、甚至所關注的議題,歡迎致電 2153 3153 或電郵至 media@womencentre.org.hk 與我們聯絡

返回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對《行政長官2022年施政報告》之回應

行政長官李家超於今日(2022年10月19日)發佈本屆政府第一份《施政報告》,勾勒出未來五年於香港的發展藍圖。本會樂見政府於社福醫療相關的支援投入增加,包括恆常化民間爭取多年的照顧者津貼、增加婦女事務委員會用作促進婦女發展的年度撥款、提出基層醫療健康藍圖等。惟《施政報告》仍在多個地方未能回應社區需要,如未有提及離婚及受家庭暴力婦女的支援、制定照顧者為本的政策藍圖、於社會文化上未有加入性別教育等。本會建議政府應從多角度及整全的支援方向,以進一步推動具性別公義的香港。

 

加強照顧者支援,制定整全照顧者為本政策

近年照顧悲劇不斷,對於照顧者支援實在刻不容緩。本會樂見《施政報告》著墨於「加強支援照顧者」,並採納《香港長者及殘疾人士照顧者的需要和支援的顧問研究》中的提及的不少建議。惟《施政報告》對於照顧者的支援措施仍然零散,政府亦應制訂照顧者為本政策,整全承托照顧者的需要。

 

  • 樂見照顧者津貼恆常化,惟仍需全盤考慮規劃

恆常化照顧者津貼是民間及照顧者爭取多年的訴求,本會對於政府終落實於明年10月恆常化照顧者津貼表示歡迎,相信將會對照顧者的生活帶來額外的保障。恆常化後的照顧者津貼將會由勞工及福利局負責,本會關注除了金額上的增加外,期望民間團體多年來對於照顧者津貼的其他建議亦應一併被考慮。

 

目前在關愛基金下的照顧者津貼以扶貧作為基調,因此經濟審查是基本限制之一。如恆常化後的照顧者津貼仍以扶貧作為主要目的,則需要考慮建議的金額能否回應照顧者的生活需要。參考綜合社會保障的援助計劃(綜援)下的金額,需要經常護理,並且年齡為65歲或以上的單身長者及年齡為65歲以下而健康欠佳/殘疾的單身成人,可獲得的標準支援金額為每月6,655港元,而恆常化後的照顧者津貼卻僅有3,000港元,對於有經濟壓力的照顧者來說,實在杯水車薪。

 

除了金額上的考量外,《施政報告》中未有提及如何處理照顧者津貼多年來都為人詬病的安排及限制,如與社會福利對沖、與輪候服務掛勾等。本會建議恆常化後的照顧者津貼應以肯定照顧者對社會及經濟層面的貢獻,讓社會重視照顧者的身份為主要目的,並按照顧者的需要及照顧程度,為不同層級的照顧者提供更多的經濟支援,以解決生活需要。

 

再者,現時照顧者津貼受惠的對象只有殘疾人士及護老者。兒童照顧者的需要不比其他照顧者少,然而照顧者津貼受惠的對象仍然不包括兒童照顧者。因此,本會建議政府增加兒童照顧者於照顧者津貼受惠對象內,以全面照顧所有照顧者的需要。在正式推行前,本會建議政府與社會上各持份者進行討論,以完善政策。

 

  • 制訂照顧者為本政策,整全照顧者服務藍圖

除了恆常化照顧者津貼外,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支援措施,包括舉辦全港性的宣傳活動、建立一站式資訊網站、設立支援專線及優化長者及殘疾人士暫託服務查詢系統。本會未見《施政報告》中對這些措施之間作連繫,擔心措施與措施之間仍有漏水位而未能完全承托照顧者需要。為有效地推展整全的照顧者為本服務,制訂照顧者為本政策及藍圖實在必不可少,並讓政府更易於訂立一個確實而長遠的方向,再從不同方面逐步改善現況。例如清晰定義照顧者,以釐清受惠對象,以發展照顧者為本的評估工具;制定政策亦能推動照顧者友善的工作環境及社區設施,從而對照顧者的支援亦會因而有所改善。

 

  • 保護兒童政策

施政報告亦有提及近年與虐兒相關的工作,如強制舉報虐待兒童個案等,未來亦會為「沒有保護罪」進行立法。但相關政策的細節仍然存在討論空間,條文及準則亦依然存在不清晰的地方,婦女或常接觸兒童的專業人員容易因對政策的不理解而墮入法網。因此,本會希望政府能夠在制定強制舉報機制前,就立法文本作諮詢;制定更全面、完善的指引,以支援讓專業人士作出精確的判斷;設立多專業合作的架構,讓服務使用者得到合適的支援。同時,政府在立法時亦不宜將所有責任放於專業人士身上,以刑法解決責任問題,而要把整個協助受暴兒童及家庭的機制改善。

 

完善對離婚及家庭暴力受害人的支援

社區及政策上一直對於離婚及受家暴婦女的支援不足,本會一直促請政府增加對於她們的支援,特別是在追收贍養費上的困難、單親支援及離婚程序繁瑣等。可惜於本屆政府的第一份《施政報告》對於這一個群體的支援隻字不提,本會對此十分遺憾。根據《2020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單親貧窮住戶高達49.2%,有55%單親貧窮住戶領取綜援,她們除了需面對單一經濟壓力、照顧責任,更要應對離婚家庭危機等狀況。根據香港社會服務聯會2017年進行的《離婚單親家庭貧窮研究》,發現逾4成單親婦女被拖欠贍養費,而8成多的婦女因繁瑣程序而放棄追討。

 

遠於疫情前,家庭議會委託香港大學進行「香港離婚狀況進一步研究」,以了解離婚婦女的處境,至今已超過三年時間,但仍未公布研究結果。本會擔心有關的數據會因時間過長而未能反映現時的狀況,因此本會促請政府應盡快公布研究結果,讓社會對此議題的討論可在實證數據支持下開展,盡快解決被拖欠贍養費人士的困境。

 

  • 設立贍養費專責部門

本會建議政府盡早回應離婚婦女及婦女機構的訴求,在現行政府架構內設立專責處理贍養費事宜之行政部門,協調各部門跟進追討贍養費事宜,加強執行入息扣押令、罰款等現行追討手法,並研究新追討方式,更有效地保障離異家庭的財務穩定。

 

  • 整合離婚、單親支援職能,加強支援單親婦女

現時贍養費追討及離婚支援政策之職權分散,單親婦女需要到不同政府部門求助,例如勞工及福利局負責離婚支援服務、法律援助署及司法機構負責追討贍養費的法律程序、而民政及青年事務局處理制定贍養費相關政策、服務、教育及配套發展。現行職權分工,令不同政策局及政府部門對贍養費議題的理解、介入及發展有所差異。

 

本會一直建議把有關贍養費及離異家庭相關的支援職職能轉到勞工及福利局,配合設立贍養費專責部門,統籌各部門職能,收集個案數據,以更有效率地協助有需要的一方追討、代收贍養費,並讓基層單親婦女配對合適的社會福利。

 

  • 設立危機家庭緊急援助基金

因應離婚及家庭暴力狀況容易導致婦女及其子女無所適從,婦女需要處理生活開支、危急狀況、法律程序及緊急住屋開支,令她們感到困擾。本會建議政府設立家庭危機緊急援助基金,讓離異家庭得到應急援助,並為婦女提供房屋支援,包括資助她們使用其他住所作避難所、放寬申請恩恤分戶等,協助婦女離開施暴者。

 

婦女自強基金

為了讓支援婦女兼顧就業和家庭並釋放潛能,《施政報告》建議增加對婦女事務委員會的撥款金額由400萬港元增至1,000萬港元,並成立「婦女自強基金」。本會對於本屆政府增加對於婦女事務委員會的撥款用以促進婦女發展表示歡迎,認為建議有助於社區推動針對婦女需要的多元化支援服務。

 

本會關注新成立的「婦女自強基金」與現時婦女事務委員會豁下的「資助婦女發展計劃」的互相分工以及對於資助的項目類型。現時「資助婦女發展計劃」可用於資助三個主題,分別為:「釋放婦女勞動力」、「關注婦女健康」、「提升婦女能力」,而新成立的「婦女自強基金」應進一步拓闊支援項目的類別,例如接受研究及調查與婦女生活處境相關的研究項目,好讓地區婦女所面對的壓力與困難更清楚被了解。

 

增加基層醫療服務,減輕基層家庭負擔

醫療支出對於基層家庭是一個相對沉重的負擔,輪候公營醫療時間以年計算,而私營醫療服務收費昂貴,所以本會對於政府在基層醫療上有更大的承擔,並制定基層醫療健康藍圖及成立「基層醫療健康管理局」,專責統籌管理公私營界別的基層醫療服務表示歡迎。長遠而言,本會期望政府可以進一步加大對於基層醫療服務的供應,以減輕基層家庭的生活壓力。

 

本會建議除了一般的基層醫療服務外,政府亦應針對婦女醫療需要提出支援。目前,香港只有三間婦女健康中心以支援婦女的健康需要。政府可以藉著統整基層醫療健康的機會,一併增加針對基層婦女的醫療支援點,就近支援婦女,並恆常化乳癌篩查服務、子宮檢查等服務,讓婦女免於因為長時間輪候或是收費問題而延誤診治。

 

另外婦女精神健康亦是需要關心的部分,尤其是擔任照顧工作的婦女照顧者,雙職照顧者更面對更明顯的照顧壓力。目前政府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推出以精神健康推廣和公眾教育為主的「Shall We Talk」計劃,反應良好。政府可以參考此計劃,加大投放於婦女精神健康的資源,好好關心婦女的精神健康。

 

別停留於性/別教育的樽頸

施政方針上,本會能見到本屆政府希望追回過往於消除歧視及社會共融工作上的落後。然而,要做到根本地改善性別不平等狀況,教育局在性/別教育政策上應擔任主力籌備及推行的角色,同時協調及審視不同政策局、部門和相關公共機構的推行情況,促進性別平等。不過,本屆政府依舊沿用25年前由教育局制定的《學校性教育指引》,培育現今Z世代兒童的性/別意識,並依賴政制及內地事務局以活動式宣傳及推廣。此舉不但沒有回應時代進步後的教育需要,亦把社會的性/別意識停留在1997年的教育樽頸。

 

本會認爲,每人的性別定型受着傳統觀念及社會文化影響,從小被教育及內化。本會建議教育局應按現今世代的社會需要去檢討及更新其性/別教育內容,並支援幼稚園及中小學以體驗式活動推行性/別教育,期望最終能通過教育及培養公民的無性別歧視觀,可以建構平等的性/別文化。

傳媒查詢

廖珮珊女士

總幹事

sisi.liu@womencentre.org.hk
(852) 2153 3153

鍾世昌先生

高級發展幹事|機構發展部

alvin.chung@womencentre.org.hk
(852) 2153 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