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言論

我們將適時在此發佈協會言論及意見書,以及所參與的聯席之意見書
傳媒查詢:如對我們的工作、服務、甚至所關注的議題,歡迎致電 2153 3153 或電郵至 media@womencentre.org.hk 與我們聯絡

返回

賽馬會照顧達人計劃|照顧者人物專訪 - Elaine

為了照顧年幼的兒子,Elaine決定放棄做了多年又喜歡的工作,那已是15年前的事了,這些年來,她一直擔心兒子,直至今天,兒子已成年了,但她依然着緊,大概是「長憂九十九」的一個真實寫照。
 
疫情期間,兒子待在家中準備DSE,她更是擔憂,「看見他沒法回校上課,整天在家打機,我驚到抑鬱!打給校長,他叫我不用擔心,但真的很難,想找人叫救命!」直至放榜,兒子考入理想的學科,她才暫時鬆一口氣,但一個轉念,竟又再鑽進牛角尖,「我覺得他應該可以考得更好,未完全盡力」。
 
然而,兒子卻告訴他,分數足夠入到自己喜歡的學科,不想給自己太大壓力。她頓覺兒子真是長大了,「比我還要懂得思考,反正拿更高分也是讀這一科」。她覺得,自己肩上的重擔,終於能夠暫時放下了。
 
過去這些年的壓力一直積壓着,兒子是她生命的中心點,一直努力為着他而轉,直至兒子升上中學,Elaine漸覺得,應該要做一些讓自己快樂的事情,把壓力釋放出來。她喜歡煮食,便看youtube學習,很多時候還會做義工探訪老人家,她說到一位患了抑鬱症的婆婆,疫情期間不能上門探訪,她便定時給婆婆打電話。
 
話筒傳來快樂的聲線,她記得,婆婆跟她說,聽見她的聲音很開心,就不想死了。那些情緒的黑洞和漩渦,她很熟悉,因為自己亦曾患產後抑鬱,了解到聆聽,比任何事都重要。
 
患上抑鬱症那年,剛又碰上SARS,失去食慾、失眠,經常情緒低落,兒子入學後,為了學業問題,情況更嚴重,別人勸她多出外走走,她便去學剪髮,「第一次義剪就是幫一個103歲的婆婆剪,她很滿意很開心」。
 
助人自助,別人快樂,她覺得很有成功感,「也許是很簡單的事,但很有用,好像跟我打電話聊天的婆婆,很多時候都是她在說話,一周兩次,她的子女都在大陸,這段時間不能來探她」。
 
煮食始終是她的最愛,在婦女中心協會開煮食班,讓她找到認同感,「可以認識不同的姊妹,有些會想煮給媽媽食,很有孝心,有些則同女兒來,見到她們關係這麼好,我也很快樂」。一些上過堂的姊妹還會問她何時再開班,簡單一句話,卻讓她獲得莫大的成功感。
 
她把自製的砵仔糕、腸粉、月餅的相片給我們看,說一直在改良,請她教班的團體會建議她做甚麼味道,例如火龍果、紫薯等,她便自己試做、改良,遇上效果不好的,會反過來建議。教煮食班成為了Elaine的第二人生,從前的擔憂,隨着兒子的成長,她終能放下,甚至說已很放心兒子,早陣子擔心疫症,兒子反過來安慰自己,「做母親,幾多歲也還在學習,學跟孩子相處」。
 
學懂放手,互相聆聽、了解,是一個沒有終點的旅程,對她來說,任何時候也是一個開始。
 
文圖/Shir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