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言論

我們將適時在此發佈協會言論及意見書,以及所參與的聯席之意見書
傳媒查詢:如對我們的工作、服務、甚至所關注的議題,歡迎致電 2153 3153 或電郵至 media@womencentre.org.hk 與我們聯絡

返回

對《行政長官2019年施政報告》之建議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2019年7月10日) 邀請各界就2020年度的施政報告表達意見。香港婦女中心協會於1981年成立,設立全港首條婦女支援熱線,提供家事法相關的免費律師面見諮詢服務,並一直關注基層婦女權益及倡議性別公義,為面對婚姻困擾及家庭暴力個案提供法律支援及前線輔導。本會強調政府需要承擔社區照顧及加強照顧者支援政策,因此建議支援照顧者在經濟、情緒及掌握資訊上之多項措施。本會。現時單親問題嚴峻,因此建議過渡性津貼、設立贍養費專責部門。

 

照顧者為本位政策以充份支援照顧者需要

近年照顧悲劇一宗接一宗,照顧者的壓力已屆臨界點,即使近年政府在多個社會服務中加入照顧者支援,例如在發生80歲黃伯殺妻案後,增撥約兩億元經常開支,加強外展服務支援護老者;增加家屬資源中心的數目至19間,以加強支援殘疾人士照顧者;通過關愛基金為低收入護老者及低收入的殘疾人士照顧者提供生活津貼等。但這些服務分散,而且仍以被照顧者的角色分類,如照顧者需要照顧多於一種類型的被照顧者,便需要遊走於不同的服務,花費體力心力。這些缺乏照顧者角度的政策,未有照顧到照顧者的需要。我們要求政府就照顧者的狀況制定照顧者為本位的政策,以更有效地支援照顧者。

 

  1. 照顧者數字:確切了解照顧者社群,有效地提出具針對的支援項目

由於目前政府並沒有就照顧者作專門的統計,只能由零散的數據中推算出社會上照顧者狀況,在沒有掌握準確的數據分析之下,盲目的施政對改善照顧者的狀況而言可能毫無幫助。由於照顧者的群組複雜且涉及的狀況很多,因此本會建議政府可以就照顧者的狀況,由統計處作一個全面的「專題統計」,以統計不同照顧者類別的數目、被照顧者的數目、照顧年期、經濟狀況、同住狀況、居住地區、年齡、照顧開支花費等。讓社會及政府更了解目前照顧者的真實狀態,以便制訂適切的政策及服務。

 

  1. 一站式照顧者支援中心:全面地讓照顧者得到喘息

由於現時社會服務是以「被照顧者」來分類,照顧者需遊走多個單位以獲得服務,對於連休息時間都稀少的照顧者來說,十分奢侈。因此一個以照顧者為本位的一站式支援中心,對支援照顧者需要十分重要,當中應提供照顧者的情緒輔導及全人發展支援、喘息服務以增加照顧者的替代照顧選項、整合照顧者資源。通過一站式的支援中心,可以提升支援照顧者的力度,讓照顧者更快地獲得資源。

 

  1. 照顧者津貼:肯定照顧者的社會和經濟貢獻及擴大照顧者津貼的受惠對象

照顧者津貼同時是重要的一環,目前僅有為低收入家庭護老者及殘疾人士照顧者提供生活津貼試驗計劃,而且關卡重重。由於計劃與「輪候服務」掛勾,僅有受邀請的照顧者參與,忽略了其他照顧者的需要。照顧者津貼的目的應該是肯定照顧者的需要,同時為照顧者的生活經濟上有需要的照顧者提供社會安全網,作為綜援制度以外針對基層照顧者需要的社會保障政策。政府應該重新審視津貼的目的,並將津貼的受惠對象擴大至不同照顧類別的照顧者,例如是兒童照顧者,以及與「輪候服務」脫勾,讓照顧者按需要可以申請。作為照顧者政策中重要的一環,照顧者津貼應該對基層照顧者作穩定及有力的承擔及肯定照顧者的社會及經濟貢獻。

 

正視基層託兒服務需要

照顧者尤其關心兒童的發展,政府對兒童照顧的支援,直接影響兒童及照顧者的福祉。兒童作為社會的未來棟樑,必須確保他們有優質的環境發展及成長。香港幼兒照顧服務名額長期不足,導致社區上不少有意重投職場的婦女未能如願,須留家照顧幼童,間接削弱婦女勞動力,同時使低收入家庭缺乏改善生活條件的機會。

 

  1. 替代照顧選項:讓兒童照顧者的暫託服務

來自基層家庭的兒童照顧者普遍希望重回職場,幫補家計。最直接的方法就為兒童照顧者提供廉價且安心的替代照顧選項,讓兒童照顧者可以安心外出工作。但現時的資助獨立幼兒中心只有747個名額,其他私營的暫託服務價格高昂,基層家庭根本不能負擔得起。加上現時社區上的緊急暫託服務少之有少,當兒童照顧暫發展有緊急事故,如需入急症室等,兒童照顧者為免獨留幼童在家,唯有帶著幼童一同前往,這此情況在有單親家庭尤其突出。將心比心,有哪一位媽媽願意冒著風險帶抵抗力較差的幼童前往醫院?本會建議為兒童照顧者提供足夠的暫託服務,除了可讓兒童照顧者重回職場,更可以令兒童照顧者有緊急時安心將幼童暫託。

 

  1. 褓母正職化:褓母不是義工

現時的「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的社區褓母是義務工作,本會曾與不少基層婦女接觸,雖然她們都有託兒的需要,但她們當中不少均表示即使社區褓母受過數小時的「培訓」,也難以讓她們放心。加上如深水埗區般劏房較多,地方狹窄,婦女都擔心小朋友容易受傷。這種以建設鄰舍支援、義工服務為主的服務,顯然不能視之為替代正規託兒服務的措施。

 

本會建議政府應推動褓母專職制度化,要求為褓母提供正規專業培訓,設立褓母名冊,肯定照顧者的資歷,向家庭照顧者提供適時、彈性的託兒服務,並給予褓母不少於最低工資的水平,以吸引更多的婦女進入職場。這樣不但為基層婦女創造就業機會,推動正規褓母行業的發展,更舒緩婦女兼顧就業與家庭的雙重負擔。

 

  1. 實時資訊系統:減少兒童照顧者尋找暫託資源的時間

去年發表的《幼兒照顧服務的長遠發長研究》中提出政府可考慮設立暫託資源的實時資訊系統,以減少兒童照顧暫尋找資源的時間。本會認為建議相當可取,基層的兒童照顧者對於資訊的接收相當有限,要兒童照顧者花大量時間逐家逐戶叩門也是困難,因此設立一個實時資訊系統可以即時了解現時各區內的暫託名額空缺情況,方便各兒童照顧者。社會福利署在年初的福利優次會議中提及將於2019年提供實時系統,讓有需要人士可直接於網上查詢各種長者暫託服務的空位,有關系統可以包括幼兒相關的暫託資訊。

 

單親貧窮現況

單親家庭向來是需要幫助的弱勢群體。據社聯2017年《離婚單親家庭貧窮研究》,

離婚單親子女的貧窮率高達41.1%,至少三分一離婚單親住戶申領綜援,比全港十八歲以下人士的18.0%高出一倍有餘,反映單親子女的貧窮狀況同樣嚴重。單親貧窮問題和性別關係甚深,離婚單親母親住戶申領綜援的比率為37.9%,比離婚單親父親住戶的19.9%高出接近一倍,反映離婚單親母親住戶貧窮狀況嚴重。

 

  1. 現金資助:關愛基金設立過渡性津貼,支援面對法律過程中的低收入的離婚人士

離婚人士面對突如其來的家庭轉變,需要應對不同的法律及住屋經濟開支。生活拮据,雪上加霜,而申領綜援及法援需時。因此建議在關愛基金下一次性津貼$3500現金津貼,協助離婚人士應對難關。

 

此津貼對象為,無綜援及低收入正處理離婚人士,其入息不多於全港相關住戶入息中位數的75%。按政府統計處綜合住戶統計調查顯示有26, 000離婚單親人士屬於經濟不活躍人口、失業及兼職,按此推數,津貼/援助金額約$9,100,000 (26,000x$3500)。

 

  1. 設立贍養費專責部門,根治贍養費被拖欠的問題

鑑於過去政府多次的改善措施未能有效處理贍養費被拖欠問題。政府應在推動「父母責任模式」的同時,借鑑外國經驗,設立贍養費專責部門,以協助有需要的一方追討贍養費,此舉有助奠定父母履行子女供養責任的重要基礎。

 

部門需要由官方統籌,並能夠有以下職能及追討的權力。職能包括:協助追討、代收贍養費,墊支及協調各部門。追討的權包括罸款及計算利息、扣減工作收入、截扣退稅和其他收入、註銷駕駛執照、通報信貸機構及出入境限制。部門實行的組成和性質可以以下形式運作:1.獨立官方委員會或2.參考外國例子於社會福利處或稅局增撥人手專責處理。

 

  1. 定時收集贍養費追討措施的數據,監督政策成效

為回應1999年「檢討與合資格領取贍養費的離婚人士及其子女有關的法律和行政措施跨部門工作小組」提出,缺乏贍養費相關的資料及統計數字,以評估贍養費政策的成效,政府在2001年起不定時發佈數份《執行支付贍養費命令的情況專題報告》,然而專題報告未有全面涵蓋有關贍養費的數據,包括追討措施的執行情況(如判決傳票的成效、追回款項的數目、贍養費附加費及利息的金額及所需時間等)及被拖欠贍養費人士的狀況(如經濟、家庭狀況等)。政府應定期收集及分析執行贍養費措施的數據,並於《統計月刊》上發佈,以評估政策成效及作出相應調整。

 

總結

縱觀現時社會處於不穩狀態,誠如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在2019年7月1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2周年酒會上致辭說:「近月發生的事……我會汲取教訓,確保政府日後工作更貼近民心民情民意,積極回應社會大眾的所思所想所求。最基本的第一步,是政府的施政風格需要改變,要變得更開放、更包容,聽取民意的工作要革新。」本會認為政府有恢復社會安寧上責無旁貸,因此呼籲政府當局虛心聆聽民意及積極回應,促進溝通,改善民生。加上目前政府的財政儲備充裕,實有能力增加經常性開支,推行以下措施,長遠改善基層婦女的生活處境:

 

建議

  • 在撰寫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案時加入性別預算的考慮,使兩性得到公平的資源分配及發展機會。
  • 制定照顧者為本的政策以更有效的照顧照顧者的需要,包括進行照顧者狀況專題統計、設立一站式照顧者支援中心及為照顧時數達某一水平的照顧者提供照顧者津貼,舒緩因長時間照顧家人而無法外出工作者的經濟壓力。
  • 設立贍養費專責部門,回應現時行政失效及紓解單親貧窮問題,我們建議設立一個專責部門,代替收款人收款和追討贍養費,以簡化程序,避免收款人在收不到贍養費、面對經濟困難時仍要在法庭和社會福利署之間奔波。

傳媒查詢

廖珮珊女士

總幹事

sisi.liu@womencentre.org.hk
(852) 2153 3153

鍾世昌先生

單位主管|機構發展部

alvin.chung@womencentre.org.hk
(852) 2153 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