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言論

我們將適時在此發佈協會言論及意見書,以及所參與的聯席之意見書
傳媒查詢:如對我們的工作、服務、甚至所關注的議題,歡迎致電 2153 3153 或電郵至 media@womencentre.org.hk 與我們聯絡

返回

今年三八主題一一打破謊言,我要真改變

今年國際婦女節,本會繼續在添馬公園舉辦活動,望能引起各界對婦女處境的關注。

 

今年活動的主題是「打破謊言,我要真改變」。很多人會問,究竟打破甚麼謊言?想改變甚麼?今期活動快訊怡巧是最佳時機與大家分享。

 

隨著時代的不断進步和轉變,無疑女性在職場及學習機會上比以前有更多的機會,甚至有意見認為男女不平等已經不存在。不過,在很多事例上我們發現,女性在社會上的想像、論述、發展仍然受到種種的限制,在美麗的裝飾下,實情是仍然充斥著壓迫和剝削。

 

不知妳小時候曾否已有人教妳要「溫柔體貼」、「做過賢妻良母」,甘多歲就開始被問有否抽拖、「幾時結婚」、「幾時生仔」?如果妳比較活潑好動,力氣較大,是否被人說過「男仔頭」、「男人婆」「小心無人要」「做女仔斯文啲」?到妳結婚後,長輩有否催妳生小朋友?生小朋友後,又要求妳放棄工作,留在家照顧?仿佛妳的一生就圍繞著成為一 個生兒育女及照顧家庭的「宿命」。當妳不依從這條路,身邊不論家人或朋友都有「說話」給妳聽,一種無形的壓力圍繞身邊。

 

不過,當妳服從社會的期望成為家庭的一分子,原來也會受到很多的限制。在政府的社會福利分類中,婦女被劃入家庭服務的一部分,背後就是認為婦女的歸屬就是家庭,所以很多服務也缺乏從婦女的角度作考應,例如很多福利申請以家庭作單位,並且以有工作收入者為申請人,對近 68萬名無酬家務勞動女性照顧者來說,她們的經濟需要仰賴另一半。當婦女希望通過工作來獲取收入及經濟自主時,政府卻牽頭說「照顧兒童是家庭賣任」,只就社區託兒服務作小修小補,甚至推出「社區褓姆」,以義務形式的支援服務回應婦女的訴求。

在一立法會會議場合,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說,「社區保母得到少少報酬已經「好開心」!」,又指他們其實是想幫人,而不是想賺錢。相信每位姊妹聽罷也覺嘩然,竟然在各式各樣的行業已實施最低工資上,唯獨支援婦女照顧工作的依舊是「義務」形式推行,這對婦女的剝削及壓迫,妳也有同感嗎?

 

說到這裡,之前曾聽說男女不平等已不存在的妳,還認同嗎?這種由整個社會對女性看似美麗的謊言,需要我們一起發聲、一起行動來打破及提出改變。相信妳也希望有一 個更美好的生活方式,更有自主的生活態度,更有自信的表現!由今天起,讓我們一起宣告「我要真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