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人口政策公眾參與活動於本年 2月底結束以來,受政府委託的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就收到的意見進行分析,工作接近完成。而由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主持的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在最近的第9 次會議上,聽取了研究中心的初步分析結果後,確定了多項須跟進的政策議題,當中包括制訂清晣的經濟和社會願景,以引領香港未來的發展;探討通過改善託兒服務和針對婦女需要的再培訓課程,以及鼓勵商界更廣泛採納家庭友善工作間措施,協助婦女平衡家庭和工作;更好協助新來港人士融入社會,並加強對殘疾人士和少數族裔的就業支援服務,建立共融社會;考應加強對年輕家庭的支援,並推廣正面的家庭價值觀等等。根據以上的建議,相關決策局和部門會就可行措施展開內部研究,並會適時地向督導委員會提交具體建議。
人口政策的諮詢重點在於應對未來人口老化帶來的勞動力下降危機,以上督導委員會認為須跟進的議題,都需要政府的配合及加大投資力度,然而,在新的財政預算案發表申,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表示會利用土地基金2,200 億元為基礎,加入每年盈餘的一部分,設立「未來基金」,以應付日後人口老化帶來的額外支出,基金預計至少需要儲存 3,600 億元。另一方面財政司不斷通過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表示政府的財政將會出現結構性赤字,又重覆人口老化將會加劇政府的財政負擔,成立 「未來基金」是要「積殺防饑」。事實上,曾俊華及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都曾公開表示 「未來基金」傾向用作未來基建項目。「未來基金」的設立,無疑變相規範了政府經常性開支增幅,當社會討論是否需要增加社會投資改善生活處境時,就更加舉步維艱。加上,政府的思維仍停留於過去多年來硬推基建及經濟發展,以經濟發展「做大個餅」帶動解決市民基本生活保障之保守理財哲學,「未來基金」主要用作未來基建項目的說法不是空穴來風。
而政府這種一路以來以推動基建以發展經濟邏輯明顯地缺乏性別意識,因為當中所創造的職位多數以男性主導。若然政府將現時的储備轉為進行各項社會投資,參照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提供的建議,例如改善託兒服務。另一方面設立照顧者津貼、推行全民退休保障、增加長者及殘疾的資助宿位名額及照顧服務人手,興建醫院及公屋,市民的生活質素必定有所改善。如「未來基金」的設立缺乏性别角度的考慮,只盲目推動基建以發展經濟,最終婦女的未來仍然都要自求多福。